【推理外衣下的悲剧】

这周很闲,看了3部电影,1本新书,重温了一部老剧。周一看了别惹我,周二开始读点与线,每天晚饭后看两集基本演绎法,周五看了血观音,今天起得早了,又看了1遍怪兽屋。怪兽屋就不说了,从小到大看了大概数十遍,是很傻逼的动画片,但是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一定会打开来看,且每次看都有新的阴影,希望是我一个人有病。
就在刚刚看完了点与线;那就说说推理好了。因为最近有点厌烦本格推理,所以就找社会推理来看。东野圭吾是实在看不下去了,以前也写过关于他的读后感:加贺系列读完后彻底失去兴趣。松本清张据说是社会推理小说开创者,这样说来社会推理小说就全属日本分支了,真的毫不意外。
其实这本书并不算很严格的社会推理。里面确实花了不少篇幅介绍几个人间爱恨情仇,但比起他的后辈东野圭吾来还算克制,没有轰轰烈烈到完成一场白夜行。核心诡计也是有的,令我意外且失望的是居然是时刻表诡计。自轨道交通出现后盛行的时刻表诡计在严格到秒的日本达到巅峰,因此读的时候费脑且痛苦。
在此之前,我很少读社会推理小说。本格推理还是最酷了,但是核心诡计写到让人惊叹的地步,也只有一个阿加莎了。奎因写的线索太杂乱(文笔也很一般),最贱的是还专门开一章来挑战读者,因此每次读他的书都要花上半个月。解秘过程颇有点像做数学题,很一板一眼,需要想象一些极端条件来填补。而看他的解答就仿佛看参考答案,一个略字贯穿始终,靠的也是想象力。在众多纷乱无序的线索中,恐怕唯有作者本人能够游刃有余。这两位我最喜欢的黄金时代作者有过很有趣的联动,阿加莎在捕鼠器里写过一位叫奎因的侦探(奎因就比较不要脸了,笔下的侦探全是他自己,什么人啊),其中有句话让我很有共鸣,完全是我读奎因时的感受:
“...他们头晕目眩,眼花缭乱——万花筒般旋转的景色中,只看到奎因那张微笑的脸...”
但是,这么精彩的诡计,没想到在社会推理里也看到了。点与线讲了一个非常精确、充满日本审美的推理故事。关键的四分钟发生了什么?在时刻表的间隙,每一分钟都有其意义。结尾真的非常非常好,并不像奎因天才般的犀利和挑衅,而是我心中的社会推理套路。不管是警员、侦探、凶手还是受害者,都是阶级中的一员,不享有任何特权,全部身在谜中。对我这种审美低下的人来讲,看完这本是没有觉得“爽”的——虽然在最后谜底揭晓,读者洞察了所有真相,本该为自己的智商感到满足——
因为在这个万花筒里,没有任何一张得意的脸。

啊,其实血观音很好看,很推荐。基本演绎法是比较老的剧了,也很希望能找到同好qwq 毕竟是我最喜欢的福尔摩斯和华生,有空了也想写一写。

评论(27)
热度(26)

© 苏联红糖 | Powered by LOFTER